宜西高铁:攀西大地的“钢铁动脉”如何改写西南版图?
“桥隧比93%,投资689亿,凉山州终于要通高铁了!”2024年7月,中铁二院中标宜宾至西昌高铁可行性研究的消息,让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居民们沸腾了。这条被称作“宜西高铁”的钢铁长龙,从规划到落地走了近十年,如今终于迈出关键一步。
从“普铁梦”到“高铁梦”的逆袭
2016年,宜西铁路首次出现在国家规划中时,还只是一条普速铁路的构想。转折发生在2020年,四川省发改委一纸文件将设计时速锁定为350公里,直接对标京沪高铁标准。“攀西地区的地形像被巨人揉皱的纸,修高铁等于在褶皱里绣花。”一位参与预可研的工程师感叹。
凉山州雷波县的彝族小伙阿合木呷记得,小时候去宜宾要坐8小时大巴,翻越海拔3000米的小相岭:“如果高铁通了,去成都吃火锅就像下楼买菜一样方便。”
2024:可研攻坚年的三大战役
年初,宜宾市政府带着厚厚一沓材料进京,恳请将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修编;5月,凉山州拿出1200万元财政资金启动可研招标;7月,中铁二院带着攻克成昆铁路复线的经验接下重任。他们的任务清单上,最棘手的莫过于美姑县境内的72公里连续隧道群——这相当于从成都天府广场到都江堰全程在地下穿行。
1.5小时生活圈背后的经济账
旅游经济学专家算过一笔账:高铁开通后,西昌邛海、泸沽湖的游客量至少翻番,彝族漆器、苦荞茶等特产能更快摆上成渝的货架。更长远看,这条铁路往西连接规划中的西攀高铁,未来从成都坐高铁到老挝万象,比现在节省20小时以上。
昭觉县的民宿老板曲比阿依已经开始盘算:“得把房间WiFi换成千兆的,以后拍vlog的年轻人肯定多。”
等待开工的倒计时
2025年底可研报告提交后,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。参照同类项目,渝昆高铁从可研到开工用了28个月。若宜西高铁能挤进“十五五”规划,凉山州的群山深处,最快2027年就能响起盾构机的轰鸣声。
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远眺,未来的高铁站工地还是一片玉米地。但地图上那条连接长江上游与金沙江的虚线,终将变成改写西南命运的实线。
#宜西高铁最新进展 #凉山州首条高铁 #成渝经济圈 #滇西旅游黄金线 #中铁二院
倍顺网配资-实盘配资开户-杠杆炒股配资-配资实盘平台排名前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